近年来,青少年“厌学”问题逐渐成为家庭教育中的高频难题。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厌学时,感到焦虑无措,出于关心却常常“用错了方法”,不仅没能帮助孩子,反而加剧了亲子对立,甚至让问题恶化。
作为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与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机构,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提醒家长:在面对孩子厌学情绪时,有五种常见的错误做法必须避免。
很多家长在得知孩子厌学后,第一反应是怒火中烧:
“你就是懒!”
“我辛辛苦苦赚钱供你上学你却不学!”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正苗启德点评:
这种情绪化指责不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让孩子感到羞辱、自责、压抑,进一步加重厌学情绪。孩子不是不懂道理,而是被情绪压倒。此时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批判。
✅ 正确做法:用平静语气表达担忧,关注孩子内在的情绪变化,如“最近上学让你感觉很累吗?”“你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有的家长为了“治好”孩子厌学,动用各种惩罚:
强制断网、禁足、打骂;
威胁“不考上大学就别回家”;
冷暴力、不与孩子说话。
正苗启德点评:
惩罚或许短期能让孩子“服从”,但长期只会让孩子形成抗拒、逃避、麻木甚至叛逆的心理。孩子需要的是找到“为什么不想上学”,而不是被迫去学校。
✅ 正确做法:从理解角度出发,尝试和孩子一起找出厌学的根源,比如是否存在学业焦虑、人际困扰、自我否定等心理障碍。
“别人都能坚持学习,你怎么不行?”
“你看你表哥多争气,怎么就你不争气?”
正苗启德点评:
比较本身并不全错,但频繁将孩子与他人对比,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自卑感与失败感,甚至产生“反正我也比不上”的破罐子心态。
✅ 正确做法:关注孩子的自身进步与个体差异,适当鼓励具体行为,而不是笼统否定。“这次你能主动完成作业,妈妈真的很欣慰。”
有的家长以为:“只要孩子肯坐下看书,问题就解决了”,于是不断监督、催促、报补习班,却完全忽略了孩子长期的焦虑、恐惧、自我价值感低下等心理问题。
正苗启德点评:
学习状态只是“表象”,心理状态才是“根源”。真正厌学的孩子,往往已经在内心形成“学习无意义”“我学不会”“我永远比不上别人”等消极认知。
✅ 正确做法:关注孩子的内在情绪变化,适时寻求专业心理测评和咨询。湖北正苗启德设有专业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识别并调整内心压力源。
有些家长在家无法与孩子有效沟通,便完全将责任推给学校或社会机构,自己却不愿意反思或配合改变。
正苗启德点评: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与学校的双重责任。若家庭本身缺乏支持、理解、关怀,即使学校尽职尽责,孩子依然难以重拾学习动力。
✅ 正确做法: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与学校保持沟通,同时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意识和方法。湖北正苗启德开设“家长成长课堂”,致力于为家长赋能。
面对孩子的厌学行为,家长不应只是焦虑和发火,而应学会换位思考、科学引导。只有当孩子在家中感受到理解、支持与尊重,他们才会有重新拾起学习动力的勇气。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一直倡导“心理疏导 + 行为矫正 + 家校共育”的综合干预模式,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困境,重塑自信与成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