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步入青春期,情感世界悄然丰富,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这本是成长中的自然阶段。然而,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早恋”极易带来学业受影响、情绪波动大、家庭矛盾频发等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家长试图介入时,很多孩子会出现强烈的心理防御反应,如否认、逃避、攻击、封闭等。
那么,家长该如何识别这些心理防御背后的信号?又该如何以科学、理性的方式进行干预?作为专注青少年心理成长与行为矫正的专业机构,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提供以下解析与建议。
心理防御反应,是个体在面对压力、焦虑或自我认同冲突时,为了保护内心不受伤害而采取的潜意识策略。对于陷入早恋中的青少年而言,这种防御反应尤为明显,常常表现为:
否认事实:“我才没有早恋”“你不要胡说八道!”
情绪攻击:“你凭什么查我手机?”“你根本不懂我!”
封闭自我:变得沉默寡言,回避与家长沟通
行为回避:逃避家庭时间,刻意隐藏一切动态
这些行为背后,其实是一种“我需要隐私,我怕被否定,我想坚持自我”的心理呼声。
表现特征:
孩子在被问及时语气强硬,坚决否认;或以笑谈、调侃来掩盖情绪。
家长识别技巧:
观察孩子在提及时是否出现明显紧张、眼神回避、话题转移,往往表明有所隐瞒。
✅ 正苗启德建议:不正面质问,而是借助第三方话题(如同学例子)试探引导。
表现特征:
“是对方追我的”“别人都这样,你为啥只说我?”
家长识别技巧:
倾听话语背后是否有回避责任的倾向,以及是否过度强调“别人”的行为。
✅ 家长应帮助孩子区分“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而非情绪化指责。
表现特征:
孩子对话题毫无反应,表情冷漠,情绪迟钝,日常沟通也日渐减少。
家长识别技巧:
从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朋友圈变化、作息异常等微小细节入手,更能发现端倪。
✅ 家长可选择在情绪轻松时段(如饭后散步、周末外出)尝试缓和沟通。
表现特征:
一提早恋话题就爆发情绪,语言冲撞,甚至威胁:“你再说我就不回家了!”
家长识别技巧:
冷静对待孩子“过激话语”,识别其背后的恐惧、自尊或对失去控制的反应。
✅ 情绪平稳时再进行引导,切忌家长与其“硬碰硬”。
在正苗启德的经验中,家长若一上来就“打压情感”,孩子反而更反抗。应给予适当理解,让孩子知道“有情感是正常的”。
孩子并非不懂学习重要性,而是在情感中迷失方向。家长可引导其认识:责任感、时间管理和未来规划,才是真正成熟情感的体现。
若亲子间沟通受阻,可借助心理老师、学校德育老师或像湖北正苗启德这样的专业机构介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情感与成长。
让家成为“可以表达情绪、可以分享秘密”的安全区,而不是高压、指责、冷漠的空间。
针对早恋孩子的心理防御与行为问题,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干预体系:
心理评估与个体疏导:解读孩子的真实情绪与动因;
情感引导课程:教授青少年如何区分情感与责任、如何健康表达情绪;
家长成长课堂:帮助家长调整教育方式,学会非对抗性沟通;
行为规范训练:引导孩子重建自律,回归成长正轨。
早恋并不可怕,怕的是家长用错误的方式去打压;心理防御也不可怕,怕的是我们忽视孩子背后的真实诉求。只有当我们懂得去“读懂防御”,才有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理性面对情感、合理规划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