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学生学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逃课、作业不写、上课走神、成绩下滑等问题。面对孩子越来越明显的“厌学”表现,家长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管吧,怕逼得更逆反;不管,又担心孩子越走越偏。
作为专注于青少年行为习惯矫正与心理辅导的专业机构,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提醒广大家长:
孩子厌学不是“懒”,也不是“坏”,而是内在动力出了问题。要想真正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厌学背后的原因”,然后因材施教,科学引导。
升学竞争激烈,作业多、考试频繁,孩子缺乏成就感,长期处于“疲惫+失败”的负面循环中,自然产生逃避心理。
很多孩子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被动学习、为家长而学,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主动性,学习成为一种“被迫的负担”。
一些家长动辄责备、施压、拿孩子与他人比较,反而打击了孩子的信心与兴趣,激化亲子矛盾,孩子用“厌学”来反抗或逃避。
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家长第一反应往往是责备:“你就是懒”“别人能学你为什么不能?”但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
建议做法:
首先表达理解:“我知道你现在很辛苦。”
给予情绪支持,而非马上教育。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问题。
每个孩子厌学的背后都有不同的触发点,有的是因为学习吃力,有的是因为老师不喜欢,有的是在学校受到排挤,还有的是缺乏学习方法。
湖北正苗启德提供专业心理评估工具,可以帮助明确孩子是否属于:
学习能力型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
情绪型问题(焦虑、抑郁、社交恐惧)
行为型问题(懒散、依赖、拖延)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很多中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了也没用”“怎么努力都没结果”。这时候,与其盲目逼迫,不如先帮孩子找到一点点进步的成就感。
可以这样做:
设置小目标,如“今天只做一页作业”
给予正向反馈:“这次坚持写完了,进步比昨天大”
鼓励而非批评,建立“我可以学好”的心理暗示
一个经常被指责、抱怨、否定的孩子,怎么可能愿意努力?家长应该学会用更温和、更理解的方式去激励。
沟通建议:
多倾听而不是指责
多引导而不是命令
多陪伴而不是监视
如果孩子长期厌学、情绪低落、自暴自弃,家长单靠劝导很难改变时,建议尽早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提供:
系统化的学习动力重建课程
心理行为辅导(缓解焦虑、调整抗拒情绪)
学习习惯养成训练(时间管理、任务分解、专注力训练)
家校协同成长体系,帮助家长参与孩子的转变过程
我有没有给孩子太多压力,而忽视了他的真实感受?
我有没有把成绩当作评判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准?
我是否愿意蹲下来,真正倾听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学?
有时候,教育不是“再努力一点”,而是“换一种方式”。
孩子厌学,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只看到了表面,却忽略了背后那些无助、失望与困惑。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不是压制。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提醒您:
孩子的成长没有“捷径”,只有理解和陪伴;
面对厌学,不要急于纠错,而要用心倾听;
真正的教育,是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一起找到出路。
如您的孩子出现厌学、叛逆、冷漠、自我封闭等情况,欢迎联系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我们将以专业的心理疏导、行为干预和家庭指导服务,为您和孩子共同解决成长中的难题,重建信心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