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发现,厌学情绪往往不是突然出现,而是长期压力、情绪积压和时间管理失衡的结果。许多孩子厌学,并非讨厌知识,而是无法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导致焦虑、倦怠甚至逃避学习。
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科学规划学习与休息时间,缓解厌学情绪,让孩子逐渐恢复学习动力?
许多家长在孩子成绩下滑时,会通过增加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来“补救”,结果适得其反:孩子身心压力加剧,学习兴趣消失。
青春期孩子需要一定的休息和娱乐来调节情绪,如果被完全剥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焦虑、叛逆、抑郁。
没有明确计划的孩子常常一边学习、一边玩手机,效率低下,任务堆积,最终陷入“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
湖北正苗启德总结出“平衡、效率、参与感”三大原则:
平衡:学习与休息比例合理,避免疲劳。
效率:采用番茄工作法等方法提高专注度。
参与感:让孩子参与计划制定,增强自主性。
建议比例:学习50分钟+休息10分钟,晚上10点前必须睡觉。
周计划:明确每天学习任务,避免无止境加码。
计划公开化:张贴在书桌,帮助孩子形成时间感。
25分钟专注学习+5分钟休息,完成4个番茄后奖励休息半小时。
父母监督转为“协助”,让孩子用APP自我记录,增强成就感。
每天预留30分钟兴趣活动(画画、运动、音乐),而不是完全剥夺娱乐。
休息时间应远离手机游戏,多选择运动或亲子活动,减少成瘾风险。
湖北正苗启德提醒:计划不是家长单方面制定,而是协商。
做法:一起讨论“每天完成哪些任务”“想要多少休息时间”。
效果:孩子会因参与决策而更有执行动力,减少对抗心理。
如果孩子在执行计划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抵触,家长应及时调整,不宜“一刀切”。
温和沟通:用鼓励代替指责。
专业干预:若厌学情绪严重,及时寻求心理辅导。
对于严重厌学孩子,我们采用:
心理行为矫正:帮助孩子打破“时间焦虑”和“拖延模式”。
习惯重塑训练:通过小目标设定,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学会科学管控,不做“极端施压者”。
科学的时间管理不是简单的“延长学习时间”,而是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休息-情绪平衡点。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提醒父母:计划不是压迫,而是引导;规则不是惩罚,而是帮助孩子恢复学习动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