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长眼中,“撒谎”是孩子品德滑坡的信号,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撒谎行为频繁甚至屡教不改时,家长往往感到愤怒、失望甚至无助:
“怎么说都不听,每次都骗我。”
“我只是想了解他在学校干了什么,结果还骗我说‘没作业’。”
“一开始是小事,后来连成绩单、考试分数都敢伪造……”
那么,孩子撒谎屡教不改,问题出在哪里?作为家长又该怎么办?
作为专业从事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的教育机构,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希望提醒每位家长:
撒谎不是孩子“变坏”的证明,而是一种逃避情绪、保护自我的方式。
想要根治撒谎行为,不能一味责骂,而要深入理解背后的心理动因。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撒谎,只是出于**“害怕被骂”**。
比如成绩差、作业没写、打游戏,他们知道父母会生气,于是选择撒谎逃避。
▶ 家长越追责越严厉,孩子越倾向于隐瞒事实。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看重自尊,他们常用“我没问题”的表象来保护内心脆弱。
成绩退步、社交受挫、被老师批评,都可能被他们包装成“还不错”的谎言。
▶ 实际上,他们在用“谎话”维护自尊。
叛逆期的孩子厌烦父母过度关注,尤其讨厌“查岗式”提问。
撒谎,有时只是为了“掌控信息权”,对抗父母的干涉。
▶ “你问,我不说,甚至编一个”——这是对家长的一种心理对抗。
如果孩子曾因坦白被羞辱或嘲讽,他们就会选择撒谎自保。
尤其是在父母长期使用贬低、打压式语言的家庭中,撒谎是孩子的“生存策略”。
孩子是“模仿机器”。如果家长在生活中自己撒谎(如:敷衍电话、谎报请假原因),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认为:撒谎,是可以接受的行为方式。
面对撒谎屡教不改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正苗启德学校总结以下有效的应对策略:
当你发现孩子撒谎时,第一步不是“质问”,而是“冷静”。
请避免以下反应:
❌“你怎么这么不讲诚信?”
❌“撒谎成性,将来还能做什么?”
❌“你再这样,我就不认你这个孩子了!”
这些否定性语言只会逼迫孩子把“谎话说到底”。
✅ 替代说法:“我希望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聊聊这件事,你的想法我也想知道。”
撒谎只是表象,关键是:孩子为什么不敢说实话?
是怕批评?怕失望?不信任你?不想被控制?
耐心引导,了解动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当孩子说了实话,不论内容多糟糕,第一反应要“接纳”,不是“审判”。
鼓励他们表达:“你说实话,我不会立刻惩罚你,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 长此以往,孩子才会觉得“说真话是安全的”。
不能容忍持续撒谎,但也不能简单粗暴。
可通过设定后果机制帮助孩子理解:“每次说谎,都会导致信任账户减少。”
如:
说实话可获得额外自由时间
撒谎则限制某项权利(如延迟游戏时间、减少零用钱)
以“责任教育”替代“情绪惩罚”,更能让孩子反思行为。
请反思:您是否也在孩子面前讲过“善意的谎”?
如:“我就看看手机不买”、“爸爸今天太忙不能陪你(实际在看电视)”
想要孩子诚实,首先父母自己要讲原则、守承诺。
当孩子不仅频繁撒谎,还伴随以下问题:
情绪暴躁、拒绝沟通
逃学、厌学、沉迷网络
打架、辱骂父母、威胁出走
亲子关系完全破裂
这说明问题已不是简单的“撒谎”,而是整体的行为与心理偏差。
此时,家长不应单打独斗,而应寻求专业帮助。
作为专注于叛逆青少年教育的专业机构,正苗启德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改正撒谎与行为问题:
🧠心理疏导: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识别孩子的情绪根源,修复认知与情绪
🧩行为矫正训练:科学课程体系,帮助孩子建立诚信、自律、责任感
👪家庭教育指导:同步为家长开展心理和沟通能力提升,重建信任关系
📚同步学业辅导:帮助孩子在行为回归的同时,重新建立学习信心
正确的教育不是压制问题,而是引导孩子成长为更有担当、更有诚信的人。
青春期的撒谎,不是恶意欺骗,而是孩子对压力、惩罚、失控的一种“自我保护”。
聪明的家长,懂得从撒谎中看见情绪、引导行为、修复关系。
管教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是为了引导他们走向更成熟、更负责的人格。
如您正在面临孩子撒谎、叛逆、厌学等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我们将用专业的力量,帮助您的孩子走出叛逆困局,回归阳光成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