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渗透进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带来了便利、知识与社交渠道,但也隐藏着诸如网络成瘾、信息过载、暴力内容、虚假信息等诸多风险。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日益增长的网络使用时间、沉迷短视频或游戏的现象,感到焦虑却又无从下手。
作为专注于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的专业机构,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长期关注孩子网络使用习惯的形成与干预。我们认为,与其一味禁止,不如科学引导;与其恐慌担忧,不如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模式。
首先,家长要摆正对网络的态度。互联网本身并非“洪水猛兽”,问题出在如何使用、使用多久、使用目的为何。
孩子通过网络可以:
查阅学习资料;
拓展视野、接触前沿信息;
与朋友交流互动;
发展兴趣爱好、表达自我。
但是,如果孩子陷入过度使用、逃避现实、依赖虚拟成就感等状态,就会出现明显的负面影响。
湖北正苗启德建议:家长不要“谈网色变”,而是要成为孩子网络素养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培养其辨别信息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与健康使用意识。
与其强行规定,不如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制定使用网络的“家庭规则”:
每日上网时间(如不超过1.5小时);
使用场景(学习、娱乐分开);
禁止内容(暴力、色情、不良社区);
睡前禁止玩电子产品;
完成作业、家务后方可使用。
👉 家长要以引导者而非控制者的身份出现,让孩子有“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规则更易被接受和执行。
家庭是孩子网络使用观念的“第一课堂”。如果家长自己也沉迷手机、边吃饭边刷短视频,就很难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 正苗启德提醒家长:
尽量在孩子面前保持规律、节制的手机使用;
在家庭时间中主动与孩子交流、阅读、户外活动,替代对屏幕的依赖;
创造“无电子设备时间段”(如晚饭后、周末家庭时光)。
孩子缺乏对网络内容的判断力,容易被网络暴力、谣言、伪科学诱导,甚至受到诈骗和不良信息侵害。
建议家长从小开始培养孩子:
判断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
分辨广告与真实内容的能力;
懂得什么是隐私、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在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我们会通过网络安全课程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行为自我保护意识”。
很多孩子沉迷网络,其实并非真的“爱游戏”,而是现实中缺乏陪伴、认同感或成就感。他们在网络中获得“短暂满足”,从而形成依赖。
湖北正苗启德发现,以下类型的孩子更容易过度依赖网络:
缺乏现实社交、自卑孤僻;
家庭沟通不畅、情感空虚;
学业受挫、现实压力大;
缺乏兴趣和目标。
💡 家长应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从陪伴、鼓励、认可中满足他们的情感与价值感,从根源上减少网络依赖。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已形成网络成瘾:
长时间沉迷游戏、短视频,无法自控;
对手机依赖强烈,一旦被限制就情绪激烈、暴躁;
明显影响学习、人际关系与作息规律;
生活中失去兴趣,只对网络世界感兴趣。
此时,家长应避免激烈冲突、打骂惩罚,而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行为矫正支持。
✅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针对网络成瘾问题,设有:
网络依赖心理干预课程;
成瘾行为重建训练营;
家庭教育配套指导计划;
系统评估与持续跟踪服务。
帮助孩子重建生活节奏,恢复现实兴趣,重新回归有序的学习与人际关系。
互联网是时代的工具,也是成长的考验。一个孩子能否健康使用网络,不仅关系到他的学习效率,也关系到人格塑造、心理状态和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为家长,正确的做法不是禁止孩子使用网络,而是教会孩子如何负责任地使用网络,建立起清晰边界、规律行为与自我保护意识。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将继续以科学方法、专业团队和多年实战经验,助力更多家庭走出网络使用误区,让每一位孩子在数字世界中自由而健康地成长。